恒壓變頻供水設備通過變頻器調節水泵轉速(維持管網壓力恒定,誤差≤±0.02MPa),廣泛應用于小區、醫院、實驗室等對水質穩定性要求較高的場景。其清潔與消毒規范操作直接影響供水衛生安全(如避免細菌滋生、藻類繁殖),以下從清潔流程、消毒方法及操作要點三方面詳細說明。
一、清潔流程:
恒壓變頻供水設備主要由不銹鋼水箱(或無負壓穩流罐)、水泵機組、變頻控制柜、管道及閥門組成,清潔需分區進行,避免交叉污染。
1.水箱/穩流罐清潔(核心區域):
•排空積水:關閉進水總閥,開啟底部排污閥(或放空閥),將罐內余水排凈(觀察水流清澈無雜質后關閉)。
•內壁清洗:佩戴橡膠手套與護目鏡,用軟毛刷(或尼龍刷)蘸取中性清潔劑(如食品級季銨鹽類,濃度0.1%-0.3%),重點刷洗罐壁底部(易沉積泥沙)、焊縫處(易藏污納垢)及水位傳感器探頭(避免結垢影響檢測精度)。禁止使用鋼絲球或強酸/強堿清潔劑(如鹽酸、氫氧化鈉),以防劃傷不銹鋼表面(破壞鈍化膜導致腐蝕)或污染水質。
•沖洗殘留:用高壓水槍(壓力≤0.3MPa)或清水管沖洗內壁(水流覆蓋所有區域),直至排水無泡沫、無雜質(觀察排水口水質透明無色)。
2.水泵與管道清潔:
•水泵表面:用微濕軟布擦拭外殼(去除灰塵與油污),禁止水直接沖洗電機(防止進水短路)。檢查葉輪與泵殼間隙(是否有異物纏繞,如纖維、塑料片),必要時用細鐵絲小心勾出(勿損傷葉輪)。
•管道內部:低區管道(如1-3層)可拆開末端閥門(如DN25球閥),用清水沖洗(水流速度≥1m/s);高區管道(如6層以上)若長期未使用(>3個月),需接入臨時水泵反向沖洗(壓力≤0.5MPa),清除管壁附著物(如鐵銹、水垢)。
3.控制柜與電氣元件:
•外殼清潔:用干布或微濕布(擰干至無滴水)擦拭控制柜表面(去除灰塵),禁止液體進入柜內(防止短路)。
•內部除塵:斷電后(拔掉總電源插頭),用吸塵器(調至低檔)吸除電路板、接線端子處的灰塵(重點清理變頻器散熱風扇、PLC模塊縫隙),避免積塵導致散熱不良(元件溫度升高加速老化)。
二、消毒方法:
清潔后需對與水接觸的部件(水箱/穩流罐、水泵內壁、管道)進行消毒,常用方法為化學消毒(次氯酸鈉/二氧化氯)與物理消毒(紫外線),具體操作如下:
1.化學消毒(主流方案):
•配置消毒液:選用食品級次氯酸鈉(有效氯濃度50-100ppm)或二氧化氯(濃度20-50ppm),按說明書比例稀釋(如10%次氯酸鈉原液稀釋100倍,得到1000ppm母液,再稀釋10倍至100ppm)。
•浸泡/循環消毒:將消毒液注入水箱(液位至較高水位),浸泡30-60分鐘(或通過循環泵使消毒液流經管道與水泵,循環時間≥20分鐘)。重點確保水箱底部、管道彎頭等死角充分接觸消毒液。
•沖洗殘留:消毒完成后,排空消毒液(用清水沖洗至余氯檢測值≤0.05mg/L(符合《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》GB5749-2022),檢測方法可用余氯比色計或試紙)。
2.物理消毒(輔助方案):
•紫外線消毒:在水箱出水口或管道中安裝紫外線殺菌燈(波長253.7nm,功率根據流量選配,如10m³/h流量選30W燈管),照射時間≥30分鐘(殺滅細菌、病毒的有效率>99.9%)。注意定期更換燈管(壽命通常≤9000小時),避免紫外線強度衰減影響效果。
三、操作要點與安全規范
•個人防護:清潔人員需穿戴工作服、橡膠手套、護目鏡及口罩(防止清潔劑刺激皮膚或吸入粉塵),消毒時避免直接接觸消毒液(如不慎接觸,立即用清水沖洗并就醫)。
•水質檢測:消毒后取水樣送檢(或使用快速檢測試劑盒),檢測項目包括余氯(≤0.05mg/L)、細菌總數(≤100CFU/mL)、總大腸菌群(不得檢出),合格后方可恢復供水。
•定期維護:日常運行中每周檢查水箱/穩流罐內壁(是否有青苔、異味),每月清洗一次Y型過濾器(清除雜質),每季度全面消毒一次(醫院、實驗室等特殊場所需每月消毒)。
恒壓變頻供水設備的清潔與消毒需嚴格遵循“無污染、無殘留、沒有死角”原則,通過規范操作保障供水衛生安全,為用戶提供“干凈、穩定、可靠”的生活與生產用水環境。